1928年6月4日,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史称皇姑屯事件,其子张学良在老臣张作相等人的拥护下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开始统治东北。
主政后的张学良立即成为日本人和南方政府的争取对象。日本人利用各种手段威逼利诱张学良在东北独立,而蒋介石以高官厚禄给予张学良,敦促其早日“易帜”实现全国统一。
此时27岁的张学良尚属纨绔子弟,,在大家眼中俨然毛头小伙一个。然当时的军政要人表面上拥戴他,但很多人仍持观望态度,特别是一些绿林出身的元老重臣,根本不拿他当回事,甚至居功自傲,一手遮天。特别是张作霖的磕头结拜兄弟安国军总参议杨宇霆、北洋交通部代理总长常荫槐在公开场合对张学良既无礼更不尊重,倨傲无礼,目无长官。
张学良在东北大饬整顿改革,取消军师番号,以旅编制,鉴于杨宇霆在张作霖主政时期一直是东北的重臣,拟任他为东北保安委员会委员。但是杨宇霆坚辞不就,常在东北重大问题上,处处以元老身分左右政局,与张学良背道而驰。杨宇霆经常飞扬跋扈,对张学良动辄训骂,俨然以执父自居。每当张学良向杨询问情况或发表主张时,杨都以斥责的口吻说:“你不懂,别瞎掺和,我会做决定!”
而常荫槐在张作霖被炸身亡后,经由总参议杨宇霆举荐出任了黑龙江省省长,不久又任命为东三省交通委员会委员长。常荫槐比杨宇霆小3岁,俩人来往密切,对张学良极其鄙夷蔑视。在一次高级会议上张学良稍顶了他两句,他竟当场指着张的鼻子辱骂道:“鳖犊子,你懂个屁!”常荫槐在其私邸与家人谈话时动辄说:''小六子(张的乳名)少不更事,懂得什么!''
由于杨宇霆把握东北政局,结党营私,以权谋私,与常荫槐相勾结,阴谋削弱和打击张学良在东北的统治地位。培养自己的势力范围,一时间杨宇霆成了东北的政治中心,各路人马以其为马首是瞻,民间流出谚语:“东北只知杨皇帝,不知谁是张少帅。”
1928年7月1日,张学良向国民政府发出《绝不妨碍统一电》,促使中国从形式上走向统一,正式归附于南京国民政府,使得中国完成了形势上的统一,又杜绝了新的军阀混战的可能性,粉碎了日本侵略者分裂东北的阴谋。
12月29日东北易帜当日,全体东北保安委员会委员与南京代表人士合影留念时,杨宇霆、常荫槐公开拒绝不参加合影。当日沈阳城各机关、学校、工厂、团体、商号以及东北地方政府、要人的私邸等处,均悬挂着青天白日旗,但杨、常两家公馆却不挂旗,以示反对。
1929年1月7日,杨宇霆借为其父祝寿之机大摆宴席。寿宴的排场十分的阔绰,军阀孙传芳负责门口迎宾,原国务总理潘复亲自到大连迎接“四大名旦”程砚秋到杨府唱堂会。南方国民政府蒋介石、白崇禧、阎锡山等纷纷派代表礼物前来祝寿。日本驻奉总领事林久治郎也派人祝寿。
当张学良来到杨府步入大客厅时,参加祝寿的东北各级高级官员正在赌钱,张的侍卫副官谭海高声喊道:“副司令到!”(张学良时任国民政府陆海空军副司令、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只有少数人站起身子略表敬意,但大多数人坐在原位丝毫不动,甚至连眼都不抬一下,旁若无人地继续赌钱。而随后步入大厅杨宇霆,全场文官武将都肃然起立,鸦雀无声。杨示意众人落座时大家才规规矩矩地坐下。对身边的张学良,杨宇霆竟只是淡淡地说了句:“先找个地方歇会儿,吃过饭再走吧。”
寿宴结束后的第三天,1月10日杨宇霆、常荫槐竟然威逼张学良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并在任命常荫槐为督办的便笺上签字。一切的一切,张学良是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双拳紧握,怒不可遏,杀其二人之心顿起。于是张学良推托“时间已晚,容饭后再议。”并邀请杨、常在帅府共进晚餐,杨、常推说回家用饭。
当晚,杨宇霆到家中,接到少帅府请他去打牌的电话,于是没有吃饭便驱车前往。进入少帅府后,张学良命副官取哈密瓜,副官去而复返,称瓜在冰箱,因夫人正在洗澡,不便上楼。张学良便说:''那我去取吧!''于是退出了老虎厅。
据说当时张学良在楼上,用一枚“袁大头”决定的杨宇霆、常荫槐的生死。他连续抛了六次都是杀(袁面朝下),最后一次他扔的很远,被夫人于凤至捡到,结果还是杀(袁面朝下),于是张学良坚定了除去杨宇霆、常荫槐的决心。
不久,被张学良事先安排好的警务处长高纪毅、副官谭海等率卫兵六人持枪而入,连同常荫槐一起人车皆扣,大声说:''奉长官命,杨宇霆、常荫槐阻挠国家统一,立予处死,即刻执行。''于是枪声大作,杨、常未及反抗即被击毙,随后以地毡包裹两人尸体,史称''杨常事件''。
自古就有所谓“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少主如果不“立威”,始终是无法站得起来的。张学良之所以要杀杨宇霆、常荫槐,于公是因为他们居高自傲,反对''易帜''分庭抗礼,于私是因为他们骄横傲慢,自作主张,藐视少帅张学良,终究导致了杀身之祸。
本文来自颜南子八字算命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kj11.cn/czsm/2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