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谣有时只是言者的无心之失,却能引发可怕的结果,所以造谣被纳入刑法,成为了一项罪行。
中国的《刑法》中有规定: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不构成犯罪的,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违法行为,会受到拘留、罚款等处罚。
那么,谣言到底有多可怕?
我们且看西周末年流行的一段谣言,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国语》和《史记》中都收录了这则谣言,其原文仅有八个字,“檿弧箕服,实亡周国”。早在周幽王的父亲周宣王秉政时,国内就已经开始流传这段谣言了。
“檿弧箕服”的意思是什么呢?根据古汉语的注释,檿弧箕服就是桑木做成的弓箭和箕草编成的箭袋。这两样东西,为什么会颠覆偌大的封建王朝呢?我们搞不懂,周宣王更是搞不懂。不过,对于一位迷信的封建统治者来说,类似的灭亡预言是值得重视的。
于是乎,周宣王下令将天下所有桑木做成的弓箭和箕草做成的箭袋收缴起来,那些以此为营生的人全部杀掉,永绝后患。恰巧当时有一对夫妇,他们靠做小生意糊口,经营的范围刚好是檿弧箕服。周宣王听说后,立即派鹰犬将倒霉的夫妻二人抓了起来,准备送到都城杀掉。
谁知,半路上这对夫妻趁着守卫不注意溜走了。这对夫妻在逃亡的路上,看到路边有个被遗弃的小婴儿。好心肠的夫妻俩便将这个小婴儿当成自己的孩子,将她带到褒国抚养起来。说到“褒”这个字,大家也猜出这小婴儿的身份了吧?没错,正是褒姒。
那么,褒姒是如何被遗弃的呢?
《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
“昔自夏后氏之衰也,有二神龙止于夏帝庭而言曰:“余,襃之二君。”夏帝卜杀之与去之与止之,莫吉。卜请其漦而藏之,乃吉。于是布币而策告之,龙亡而漦在,椟而去之。夏亡,传此器殷。殷亡,又传此器周。比三代,莫敢发之,至厉王之末,发而观之。漦流于庭,不可除。厉王使妇人裸而噪之。漦化为玄鼋,以入王后宫。后宫之童妾既龀而遭之,既笄而孕,无夫而生子,惧而弃之。”
原来,在夏朝时期,有两条龙溜到了夏桀的王宫里,自称是褒国的君主。面对这不明身份的两条怪龙,夏桀询问巫师该如何处置。巫师建议夏桀将两条龙杀掉,并将它们吐出的龙涎收集起来封存好。夏桀灭亡之后,藏有龙涎的盒子传到殷商,殷商灭亡后又流传到西周。因为怪龙的传说,从没有人敢打开龙涎盒。
偏偏到了周厉王这里,好奇的周厉王不信邪,偏要打开盒子看一看龙涎。结果刚一打开盒子,龙的唾沫星子便喷遍整个皇宫,怎么擦洗都弄不掉。周厉王想到一个法子,安排一众舞女在宫里起舞,结果,龙涎见到美女之后便化作一只黑色的蜥蜴,钻进了一名小宫女的肚子里。蜥蜴钻进宫女肚子后,这名小宫女就怀孕了,生下一个女婴。
因为宫女未婚,为了防止舆论谴责,她只能将小婴儿丢在路边。谁都没想到,这小婴儿竟被偶然经过的好心夫妇捡到,辗转送回了褒国。后来,这对夫妇因家境贫寒,无力抚养女婴,便只能将小婴儿送给褒姁,让她成了褒姁的义女。由于,褒姁犯了罪,便只能将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女孩送给周王赔罪。因为女孩是从褒国来的,所以,人们便称其为褒姒。
当褒姒来到王宫时年龄尚小,所以周宣王并未将她当成妃子,只是安排她做些杂活。周幽王继位后,美人胚子褒姒已到了二八芳龄,出落得美若天仙。周幽王在王宫里偶然遇见了褒姒,看到她倾国倾城的美貌后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她。至于后来的故事,想必世人皆知,烽火戏诸侯,西周灭亡。一句仅八个字的谣言,就这样断送了西周江山。
那么,最早说出“檿弧箕服,实亡周国”这一预言的究竟是何许人也呢?
未必是什么高人奇士,亦有可能是无心的老百姓说的一句玩笑话。只不过,这句话被有心人听到了,并加以编造加工,于是,便成了一桩政治谣言。类似的谣言在当时想必不少,之所以它能够流传于世并让我们知道,还是因为它在后来发生的历史中得到了证实。
不论如何,这桩谣言的“兑现”,实属偶然中的偶然。且不说妖龙、龙涎一类的传说有多荒诞不经,单将西周亡国之罪扣在一个女人身上,这件事就已经足够荒唐了。
参考资料:
【《国语》、《史记》】
本文来自颜南子八字算命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kj11.cn/czsm/5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