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按辈分取名是中华的一种传统,过去在农村里面大多都流行字辈,但是现在好像确实不怎么流行了。至于说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进步,文化理念有所改变。在过去,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那个时候非常讲究家族势力,一个家庭好不好,跟他们整个家族的力量强大不强大,有非常重要的关联。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宗族,有一个大家长,哪怕是家里的成员越来越多,但是都要在一个大家长的管理下。那个时候所有的同辈人几乎都是按字来取名,哪怕是隔得很远,并不熟悉。但是只要一听名字,就知道各自的辈分是同辈是长辈还是晚辈,非常具有辨识度。更重要的是字辈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不是自己想改就能改的,都有固定的意思。
第二,过去取名有固定的框架。过去人起名字要有讲究,虽然可能小名是阿猫阿狗,但上族谱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大名。有了字辈之后,就相当于划定了一个框架。过去农村人没有多少人读过书,文化程度很低。取名字的时候就会在这个框架范围内,请家族里的长者或者是当地的教书先生,以及其他有声望有名望读过书的人帮忙取名。哪怕是到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还是如此。就像我小时候一直到7岁都没有大名,只有一个小名。而快要上学的时候,有我们学校里的校长也是我本家的叔叔,按照我的辈分,帮我取了一个大名。
第三,现在取名更加随心所欲。这是因为人们受文化传承影响正在减弱,西方文化也同时对中国传承有一定的侵袭。虽现在人取名字,受干扰的因素很多。再加上大部分人都读过书,宗族家族也逐步瓦解,大家庭减少,小家庭增多。小孩出生之后,取名权一般是由父母或者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掌握,尤其是父母当家作主的权力加大。所以现在取名要好听,要独特,这跟过去是不一样的。过去哪怕不按字辈取名,也大多是一些通俗易懂或者有特殊纪念意义的词语。比如说胡八一、王建国、李国庆等,除此之外就是张伟、王伟之类。而现在流行杨子轩,杨若兮之类的。还有一些人会加上母亲的姓氏,比如张王沐颜等。所以取名更加随意,更加个性化,更加独特化。
其实,名字只是一个代号,如果真的要按中国传统文化来讲,按辈分取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时代在发展社会的进步,很多风俗习惯,很多文化观念都会与时俱进。就像现在今天刚刚实施的民法典中就规定姓名权是自己非常重要的一个权利,如果有特殊原因或者有生僻字是可以申请改名的。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不流行按辈分取名,以后也许又会有一些新的变化。原来通俗易懂的一些名字,可能会随着一个时代的逝去,又会变出一些新的花样来。这次你怎么看的?
本文来自颜南子八字算命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kj11.cn/qmcsdf/2110.html